昨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通報紅牛飲料檢驗結果,北京、山東、湖北、哈爾濱等四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組織檢驗機構對紅牛飲料11個批次的產品進行了抽檢,尚未發現存在質量安全問題。此外,紅牛飲料配料中的苯甲酸鈉和咖啡因兩種原料按照批準的使用量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各大超市發現,家樂福、好又多等超市已經全面恢復紅牛上架銷售。
記者昨日走訪好又多、百佳等廣州各大超市發現,前幾天下架的紅牛飲料已經上架恢復銷售。位于海珠區前進路的家樂福萬國店,“原味型”、“牛磺酸強化型”等多款“紅牛”飲料已經重新上架銷售,家樂福廣州公關部負責人劉小姐向介紹,廣州地區共計5家家樂福門店在2月10日傍晚全面下架“紅牛”飲料。不過,2月13日,在收到紅牛公司提交的國家權威部門關于紅牛產品品質的證明文件后,家樂福總部已經下達了紅牛產品的上架通知。
調查1
原輔料標示:符合1997年審批時標準
記者了解到,對紅牛“違規添加”的爭議,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未按照國家規定標示產品所有原輔料;二是所添加原輔料苯甲酸鈉、咖啡因,二者混合有可能產生國家一類精神藥安鈉咖(苯甲酸鈉咖啡因)。
國家藥監局官網昨日對這兩個疑問進行了釋疑。國家藥監局官網通報,北京、山東、湖北、哈爾濱四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組織檢驗機構對紅牛飲料11個批次的產品進行了抽檢,符合規定,尚未發現存在質量安全問題。
關于原料標注的問題,核查結果為,紅牛飲料是1997年申報批準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只載明主要原料,未載明苯甲酸鈉、檸檬酸鈉、胭脂紅、檸檬黃等,符合當時的有關規定。此外,檢查中發現,紅牛飲料生產企業在標簽標識等方面存在不規范的問題,監管部門已責令其限期改正。
調查2
兩成分配比:按標簽食用是安全的
此前曾有說法稱,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鈉兩種成分的配比接近1:1,會形成苯甲酸鈉咖啡因(即安鈉咖)。在此情況下,苯甲酸鈉會較為強烈地促進咖啡因吸收,產生興奮作用,屬于國家管制的精神類藥物,其副作用甚至可稱之為毒品。
國家藥監局官網昨日通報稱,關于紅牛飲料中所含的苯甲酸鈉和咖啡因兩種原料同時使用是否會危害健康,專家組研究論證認為,這兩種原料按照批準的使用量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消費者按照標簽標識的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等要求使用是安全的。
此外,通報還稱,2007年公布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將安鈉咖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由無水咖啡因和苯甲酸鈉組成,有片劑和注射劑兩種劑型,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中樞性呼吸和循環功能不全。1份咖啡因加1份苯甲酸鈉并不就是安鈉咖,只有當這兩種物質按照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配方和相關要求制成時才能稱為安鈉咖。 |